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珞珈资源环境讲坛”三十三讲:浅谈土壤近地传感技术与数字土壤制图


59日下午四点半, “珞珈资源环境讲坛”第三十三讲在资环院220学术报告厅举办,公司陈奕云老师以“寂静的土壤不在静寂——浅谈土壤近地传感技术与数字土壤制图”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深入浅出,参与人员认真聆听,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IMG_6298

Δ 讲座开场

本次讲座,陈奕云老师主要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案例两个大方面展开。首先土壤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在历史长河中,土壤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从新月沃土与两河文明到五色土与华夏文明,再到土壤、气候与古代文明,这些都是最好的体现;其次,土壤还有着自身重要的价值,特能够提供支持、调节、供应和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并在调节主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和水通量的全球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IMG_20190513_223940

Δ 研究背景介绍

关于数字土壤制图(DSM)和土壤近地传感(PSS)方面,陈老师介绍道,DSM的理论基础即是成土因素学说。成土因素学说中提出:土壤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是母岩、有机体、气候、陆地年龄和地形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而且各成土因素是同等重要的、不可相互替代的,同时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制约土壤的形成和演化。其次是土壤近地传感,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IUSS)在2008年专门成立了土壤近地传感器技术(Proximal Soil Sensing)工作组,开展有关各类土壤近地传感器原理、技术、设备、应用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在传感器类型上主要包括了电与电磁型、光学与辐射型、机械式型和电化学型等,比较常用的传感器主要是光学与辐射型。

IMG_20190513_224319

Δ 研究背景介绍

紧接着,陈老师从课题组已有的研究出发,从几个具体案例的视角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关于土壤近地传感技术与数字土壤制图方面的知识。

城郊部分土壤重金属光谱反演模型构建及统计机理:这个研究主要基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使粮食安全受到了威胁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水土资源环境问题两个背景。传统方法分析成本高周期长,陈老师课题组对传统方法的改进,通过土壤可见-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对土壤样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分析。以武汉城郊作为研究区,采取了以水稻土和潮土为主要土壤类型的表层土壤样本93份,检测了其中6种重金属元素(CdPbCrCuZnAs),对其进行了统计机理分析。最终得出: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可成功估算城郊土壤中的部分重金属如CdCrAs含量。

IMG20190509165932

Δ 统计机理分析

除此之外,陈老师还介绍了乐安江流域、土壤有机质光谱反演模型传递性研究、利用空间模型预测土壤有机质碳密度等几个案例,让大家更深层次地了解了相关内容。

IMG_6311

Δ 现场观众认真听讲

最后,陈老师做了简单总结:土壤利用类型和百分比能够很好地解释和预测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量性,同时也证明了RK模型的价值所在。讲座结束,现场老师和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陈老师积极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讲座圆满结束。


(文本:魏钰,供图:罗凤兰)